六七月份,各大院校进入了毕业季,准毕业生们已经把择业作为他们的第一目标,或辗转于一个个的招聘会,或通过各种渠道来就业,满怀期望地找寻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去年,放眼全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今年据有关权威资料预计大中专学生就业形势仍然难见好转。我市今年的就业形势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进潍坊科技学院和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对两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有一技之长工作不愁找

据潍坊科技学院就业信息中心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学院毕业生4433名,总体就业率(包括升学率、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等)81.34%,优质就业率(包括本科、研究生、事业单位、国企)45.92%。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今年毕业的共有7个教学部,包括现代服务教学部、机电教学部、机械教学部、海洋化工教学部、现代农艺教学部、汽车工程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等750多名学生。目前已与26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协议,并有多家企业联系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就业前景可喜。

 在择业方面,两所院校的毕业生想法更接“地气”,更实际。潍坊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唐国鹏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告诉记者:“因为对机械方面特别感兴趣,就想找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先去实践和深入学习,不会在意薪水,对于像我们这些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工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学到一些东西,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最重要的。”唐国鹏目前已经应聘到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中心新产品试验室零部件可靠性试验班组负责柴油机零部件的液压疲劳试验。市职业教育中心海洋化工教学部的一名李姓同学目前正在我市北部的一家化工企业从事检测工作。他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想让自己的前景光明,就必须铺下身子干好眼前的工作。”这两所院校,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实习留在企业的学生占了多数。

 除了就业之外,对于那些在大学期间就立志创业,并“用心”实践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理想之路。潍坊科技学院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孙学亭,于20137月在学院与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成立了寿光市锐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计算机软件开发、数字动漫制作、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服务器机柜租用服务、广告设计制作、国家允许范围内的技术进出口业务等。公司自成立至今已经完成网站开发20多个,并参与设计开发了寿光民声网,并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无息启动资金和“一对一”导师创业辅导。孙学亭说:“创业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持之以恒,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创业者首先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一直鼓励毕业生自己创业,并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条件。在该校有学生自己创办的“修衣铺”,通过为同学修补衣服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为将来创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此外,该校还建有大棚种植等多种基地,旨在提高毕业生的创业能力。

 除了就业创业,考研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的选择之一。记者从潍坊科技学院了解到,2014届普通本科毕业生382人报考研究生,录取20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2%,其中,贾思勰农学院考研率高达64.29%,化工与环境学院高达58.06%

传统专业渐没落

新兴专业受追捧

通过采访两所院校的就业负责人得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的专业逐渐没落,新兴专业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追捧。当然在传统专业中,有些“愈旧弥坚”,虽然是老专业,但用人单位需要却仍然十分强烈,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等。

据统计,潍坊科技学院的汽车类、市场营销类、化工类、机械类专业是学校签约率、就业率较高的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基本都能签约。而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较受欢迎的机电、机械、计算机、幼师、烹饪、化工、服装、汽车工程等专业。

在比较受欢迎的传统专业中,有些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只掌握了皮毛,是找不到什么好工作的。例如计算机专业,由于计算机普及,几乎谁都会用,也有人认为计算机就是电脑,能打字上网玩游戏,也就是一个工具而已。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小钱在初中时学着编程,对计算机专业有自己的一番理解:“计算机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其实计算机这门学科,学问大了去了。”目前,小钱在我市较大的一家软件企业实习。

从就业上来看,潍坊科技学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较为分散,很多到中小企业工作。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动画等专业在非理工科类院校以及专科院校签约率较低。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态度放正,踏实肯干,职业前景都不会差,最忌讳的是那些“不思进取、金钱至上、见异思迁和纸上谈兵”的毕业生。有这些“毛病”,再好的专业,其职业路也不会平坦。市职业中心学校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校企联合扩大就业

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优质、应用型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记者从潍坊科技学院获悉,他们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名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出发,做足了“应用型”和“特色”两大文章,为学生的就业成才梦架起了成功“立交桥”。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为帮助学生就业,学校每年举办四场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就业季,各大院系分别联系企业,共举办120多场专场招聘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10个以上岗位供选择。同时,学院还给创业的学生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免收房租、水电费,帮助学生申请创业补贴和无息贷款,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深度的校企合作,让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升了,实现了学习、实训、就业的“零距离”衔接,学生就业无适应期,深受社会和企业欢迎。

市职业中心学校的就业政策也十分实际,学校组织供需见面会,让学生与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进行双向选择;制定学生教学实习实施方案、具体操作流程、学生教学实习协议、学生教学实习承诺书等,保障了学生的权益;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老师与学生一起到企业工作。由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管理;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对第一次安排不满意的学生进行二次分配。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使学生们的毕业季不会因为就业而变得沉重。

记者 朱艳丽 张鹏